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文管支部书记
朱宁嘉,中共党员,文化产业管理系副研究员、文管支部书记。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博士。
长期从事文艺基础理论、文创、文化和科技关系研究。
2010年度荣获上海交大“十佳班主任”称号,她的学生称她为“班妈”。2017年开始,携手上海交大虚拟现实教育中心,共同展开虚拟现实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探索工作。2017年着力虚拟现实科技的相关知识的普及推动工作,并于2017年底,为参与体验的学生开设文理交叉融合的第一课《虚拟现实技术对艺术的全新改造与消解》;超星拍摄制作并在网络上广为传播。2018年着力参与第二届中国大学生虚拟现实开发大赛,主动请缨成为复赛与决赛的文化评委。2018年3月被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聘请为虚拟现实等跨界融合项目资金评审专家。
1.2009年度上海交大优秀班主任奖(上海交通大学 工作奖)
2.2008年度东森科研奖三等奖(59599aa美高梅(中国)BinG百科 科研奖)
3.2009年度东森科研奖二等奖(59599aa美高梅(中国)BinG百科 科研奖)
4.2010年度荣获上海交大“十佳班主任”称号
1、《艺术与救赎——本雅明艺术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08487-2ISBN 2009年4月)
2、《新时期文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7-300-04874-9/G•1007 2003年9月)
3、《新编马克思主义主义文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7-309-04340-5 2005年5月)
4、《精神镜像或知识之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7-5633-5966-4/B •226 2006年4月)
5、《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15)上海城市文化魅力指数分析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978-7-5097-6950-8 2015年1月)
中文论文:
1、金庸武侠小说对文化传承的创意 (西南大学学报 CSSCI 2007年第五期)
2、自我迷失传统 回到事物本身——本雅明“大众文化”研究的革命性(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3从概念走向实践:2006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07年6第6卷
4、《汹涌的热潮:当前AR/VR爆发性增长的冷思考》,《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第10期第13-16页;
5、把握文化成长短波与长波交织规律,实现产业生态发展(上海交大学报 CSSCI 2009年第5期)
6、《文化空间复兴与再生可能研究》,人大复印资料2016年第7期,65-71
7、《文化与科技需携手共进》,《文化产业导刊》2016年第4期,95-96
8、《VR技术和文创融合》,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文创中国周报 2016年4月26日第2230期
9、《汹涌热潮的冷思考:关于当前AR/VR爆发性增长的对话》(金元浦、朱宁嘉),《四川戏剧》2016年12期总第196期第22-24页。
10、2009世界都市文化报告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0年第3期)
11、金融风暴中的文化研究 (文艺报 2010年1月22日第二版)
12、创意产业,2008年回望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CSSCI 2009年第10卷)
13、论创意产业特征的时代差异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CSSCI 2008年第8卷)
14、网络定制经济时代创意产业的特征 (上海交大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
15、创意产业:理论管窥与中国经验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07年1月第5卷)
16、听,爱在深深地叹息(作品与争鸣 CSSCI 2004年第五期)
17、抛弃前设的对立,回到生活的本真(作品与争鸣 CSSCI 2003年第四期)
18、学者呼唤人文学科的现实活力 (文艺报 2003年第六期)
19、当前文艺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与探讨(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2002年第六期)
20、消解二值判断的美学追求 (华文文学1999年第3期)
21、金庸武侠小说文学定位的思考(华文文学 1999年第1期)
22、“诗缘情”的现代解读(韩山师院学报 1998年第4期)
23、从生命形态向审美意味升华-论形式内在意味的三个层次(汕头大学学报 CSSCI 1998年第4期)
24、形式主义的“形式”意蕴 哲社版(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
25、《静好奢华的创意书房 思接千载的文化空间》,《梦想之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120周年纪念文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
英文论文:
1.《论国际文化流动中的中国产品》发表在《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2017年第六期
论文翻译:
1、碎片的修复:瓦尔特本雅明的救赎唯物主义(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4年第一期)
2、碎片的修复:瓦尔特本雅明的救赎唯物主义(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13年12月第16卷第2期)
3、文化产业的社会性——香港的文化政策与电影产业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7年1月第5卷)
1、科学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成长周期性规律研 文化部产业司(2008.3-2008.12)
2、文艺学课程教学中APP、弹幕、公众号等科技手段促进教—学互动运用研究(上海市学校艺术科研项目 2017)
3、VR等科技创新与我国当前文化融合创新路径选择(2017年校内文理交叉)
4、文化创新发展:AR/VR技术与文化的双向融合与双重缺失(上海市哲社基金 2016)
5、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合作项目:《影视创新基地建设落实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价值研究》。(2018.12-)
6、长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与上海文化建设 上海市哲学科学规划委托课题(2007.9.11-2008.3.31)
7、创意经济与中国发展战略研究 国家教育部重大基金项目(2007.7-)
8、我国中心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软实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6.12-2008.6)
9、信息技术推动上海网络创意产业发展作用研究 上海市经济信息委员会(2007.12-2008.12)
10、创意经济与中国发展战略研究200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6、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课题组成员(2010年始)
11、十三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项目课题组成员(2014年5月至8月)
12、传统村落文化特征分析与评价研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项目课题组成员(2014年7月至12月)
13、文化产业伦理学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 课题组成员,2014年11月5日立项
《中外文学史》
《中外艺术史论》
《艺术概论》
《文化创意与策划》
《中国现当代代文化思潮概论》